中國女足4比4戰(zhàn)平贊比亞,小組出線僅剩理論可能 7月24日小組賽次輪,中國女足4比4戰(zhàn)平贊比亞,兩場比賽僅得1分,在最后一場比賽對手是強敵荷蘭的情況下,小組出線已然僅剩理論可能…… 從前兩場比賽來看,中國女足在防守端的表現(xiàn)可以用糟糕來形容,無論面對整體實力強勁的巴西還是單點能力突出的贊比亞,基本手足無措。 在中國女足所在的F小組,贊比亞女足是三個對手中實力最弱的。這支球隊是頭一次參加奧運會的“菜鳥”,104位的世界排名也是本屆奧運會女足球隊中最低的。 因此在賽前的預測中,對陣贊比亞一戰(zhàn)是中國女足必須全取三分的比賽——不僅如此,球隊還要盡量多拿凈勝球,以求在小組出線名額的爭奪中占據(jù)優(yōu)勢地位。 然而,現(xiàn)實給了所有中國球迷當頭一棒。 雖然在上半場中國女足一度取得3比1的領(lǐng)先優(yōu)勢,然而球隊羸弱的防守讓大好局面拱手讓出,以致于贊比亞女足后來居上,在第67分鐘將比分反超為4比3…… 但就是這一場平局,帶來的后果也堪稱災難性。 按照本屆奧運會賽制,三個小組中,小組的前兩名和成績最好的兩個小組第三可以獲得八強名額。如今第二輪小組賽戰(zhàn)罷,中國女足、日本女足、澳大利亞女足是各自小組的小組第三,其中澳大利亞女足1勝積3分,中國女足和日本女足都是1平1負只有1分。 然而小組賽末輪,日本女足的對手是實力較弱,此前兩連敗的智利女足,而中國女足的對手是2019年世界杯亞軍荷蘭女足。 換句話說,中國女足雖然還沒有被正式宣告“死亡”,但已經(jīng)處于出線僅剩理論可能的尷尬狀態(tài)了。
從一開始的選人名單引發(fā)質(zhì)疑,到奧運賽場的步步艱辛,外界不禁想問——中國女足的確需要培養(yǎng)新人,但拿奧運會“交學費”真的合適嗎?
如果不是王霜在最后時刻的點球挽救了球隊,中國女足別說全取三分,就連平局都差點沒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