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網球公開賽收官,中國選手在本屆賽事中的最大驚喜,莫過于持外卡參賽的張之臻經歷三盤鏖戰(zhàn)力克英國名將埃德蒙德,收獲職業(yè)生涯中網男單正賽首勝。然而細究之下,這竟是一場等待了7年之久的勝利——上一次中國男單在中網正賽里取勝,還要追溯到2012年。
除了近期帶來稍許慰藉的張之臻外,張擇/公茂鑫在年初澳網上歷史性晉級大滿貫次輪似乎是中國男網本賽季僅有的一抹亮色。直至兩周前的珠海賽,持外卡參賽的吳迪才以2:1戰(zhàn)勝日本球員伊藤龍馬,這是中國男單在本賽季巡回賽中的正賽首勝?! ?/p>
在中國選手整體發(fā)揮不盡如人意時,我們的對手近來表現又如何呢?ATP日本公開賽與中網時間重疊且積分相同,比賽中,4位日本球員內山靖崇、丹尼爾太郎、添田豪、西岡良仁攜手闖入第2輪,其中內山靖崇和丹尼爾太郎還雙雙躋身8強,這是47年來首次有兩位日本球員在該項本土賽事中打入八強。
一年前,韓國選手鄭泫橫空出世,澳網連續(xù)戰(zhàn)勝小茲維列夫和德約科維奇后闖入半決賽是其生涯代表作,他世界排名最高曾沖至第19;今年,未滿22歲的小將權純雨一鳴驚人,連續(xù)闖入溫網、美網正賽的他剛剛在珠海賽中淘汰了賽會4號種子、法國名將普伊,世界排名一路飆升至90名以內。
在今年的澳網和美網中,分別有兩名韓國男單選手打入正賽,創(chuàng)韓國網球新歷史;在剛剛結束的戴維斯杯亞太區(qū)角逐中,韓國隊3:1擊敗中國隊,晉級世界組資格賽?! ?/p>
談及此,總有聲音將其歸結為曇花一現。且不論正確與否,即便退一步講,“曇花一現”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視——面的積累,正是來自于一個個點的突破。
當日韓男球員征戰(zhàn)大滿貫正賽逐漸成為常態(tài),中國選手卻連連迷失于資格賽中。國內的頂尖男選手多數還在200名開外徘徊,張之臻雖然近來上升勢頭很猛,但他畢竟尚未實現沖進世界前150的賽季目標?! ?/p>
差距無需再多贅述,中國男子網球落后于日韓是不爭的事實。相比于緊盯錦織圭這樣世界級的頂尖名將,中國選手更切實際的目標,是不被亞洲第二梯隊的球員再拉開身位?! ?/p>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巡回賽冠軍數量、大滿貫戰(zhàn)績、生涯總獎金等多個方面,錦織圭都要遠遠領先于其他亞洲球員。日本網球如今形成崛起的態(tài)勢,這與錦織圭的橫空出世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得益于年少時展露出的網球天賦以及日本國內對于年輕球員有效的選拔機制,出生于島根縣的錦織圭在大約15歲時獲得了赴美國知名網球學院進行專業(yè)訓練的機會。從那時起直至錦織圭站上大滿貫的決賽賽場,日本網球界為這筆投資等待了十年,他的成長對日本網球的鼓舞作用不可估量?!?/p>
誠然,并不是每一個走上這條路的選手最后都能打出名堂,與錦織圭同一批的孩子里也只有他一人達到了如今的高度。但就是這根成功的獨苗,讓日本網球收到了巨大的回報。如今日本男子網壇已有多人闖入世界前100,在亞洲范圍內已有集團優(yōu)勢的雛形。
常言道,將欲取之,必先予之。包括教練員水平在內,提升訓練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與打出好成績,相比于單一的遞進關系,兩者實際相互影響,如何形成良性循環(huán)是避不開的課題。待到球員完成質變,才能用影響力反哺中國男網,就像李娜等名將之于“中國金花”。
李婷和孫甜甜搭檔獲得的雅典奧運會金牌開啟了中國女雙快速上升的一個階段,之后鄭潔/晏紫兩度在大滿貫中問鼎,入駐名人堂的亞洲網球標志性人物李娜又填補了女單的空缺,“中國金花”隨之逐漸成為專有名詞?! ?/p>
中國男子網球也在不斷嘗試,例如張之臻這波“小爆發(fā)”,離不開外教盧卡的悉心點撥。然而中國網球本身起步較晚,眼下國內似乎還算不上是這項運動的沃土,群眾基礎相對薄弱。因此相較于歐美國家,國內培養(yǎng)頂尖網球選手難度更大,且費用不菲。
且體育競技看重“童子功”,青睞放長線釣大魚,非三五年內就能速成、看到豐收。網球又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的運動,因此耐心必不可少。在李亨澤之后,韓國網球近兩年才重新見諸報端,其間也經歷了很長一段沉寂?! ?/p>
相比于李喆、張擇、吳迪這一批仍在堅持的老將,張之臻、吳易昺等年輕人身上背負了更多希望。相信未來終有一天會誕生類似“中國青松”的名詞,然而從實際情況出發(fā),這段追擊的路程依然道阻且長。